心路历程,指的是接受一件新生事物,比如去农村前的复杂感情, 就像下乡前的心结打开,经历的过程。
任何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都有一个认知的过程,从开始认识、考虑、衡量、到接受,这就形成了思想波澜回环的心路历程。
我从毕业来家,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头,考虑的是,我到底去还是不去农村呢,不去,就意味着在城市这样继续闲下去,不能就业,因为没有招工政策。去吧,父母又舍不得,再说,我二哥已经去了内蒙兵团戍边垦荒,总不能养大的儿女都去边疆或农村吧,这样,老人毕竞于心不忍,因为去的地方都是艰苦的地方,儿女受得了苦吗?这是父母最担心的。
但是,担心是父母的事情,做儿女的往往忽视了父母的感情,由着自个儿的性子,还是随着大流去了农村。
“少年不知愁滋味”,这话一点不假。年龄小,成天就知道玩,去公园粘蜻蜓,去海水浴场洗海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从毕业那天起,我就属于下乡对象,属于动员的那一类人。呆在城市长了,实在觉得我的家应该是在农村,我就像一个农民寄宿在城市的亲戚家里一样,除了一天三顿地吃,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浪迹街头。我应该考虑属于我的农村的那个“家”了。
其实,我的家就在城市里。可惜的是,我上小学五年级,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老师忙着革命,今天不是揪出这一个,明天就是去斗那一个,人心惶惶不得终日。学生像打开了栅栏的羊群,撒欢的跑出去耍了。
上到中学,运动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脚落,开始停课了,老师不能教课,学生这时在社会上学回了抽烟,学会了一些坏习惯。等到复课闹革命时,虽已座在课堂上,但手上拿的是红宝书,学文化课,也是心不在焉,光等着下课铃声响了。已没有求知的欲望了。
荒废了学业,荒蕪了年华,想想,空拿着初中毕业的证书,实则小学水平呀!还冠了知识青年的名声,怎不令人汗颜呢。
真正考虑是否下乡,还是从父亲单位加大对其子女的动员开始。
那时候,父亲每天下班来家,脸上就见有愁容,饭也吃的少了,单位领导每天都让父亲表态:让不让你的子女去农村呀?他们好像有计划,有指标,够下乡条件的子女都得走,不走就怎样怎样,无形中给了父亲很大的精神压力。
那时还是春寒交接之际,岛城还很冷,迎春、玉兰虽已开花了,但树枝还显着枯萎的颜色,并没看到绿的嫩芽。
那一天,父亲下班来家,说单位领导催着报名,你看,给你报上吧,这样下去,呆着也不是个事儿,看来早晚得走了。说了,把头转向一边,怕我看见眼里噙着泪水吧!
说起这些,那年代下乡的人,大部分都回城了,到现在也都退休了,有时回想起来,好像去了一趟旅行一样,很轻松。
但是,那时候报名去的,就是打算在农村一辈子,哪能想到又回来了,真要知道能回来,开展下乡运动就不会困难重重,耗时达十年之久了。
父亲终于给我在单位报了名,多年的心结,多年的彷惶也该结束了。我整理好心情,跟着万人大军,去了农村,开始了人生新的一段生活经历。
相关文章:
郝姓起源是什么(古城堡的郝姓来自何方)11-15
保姆级攻略:装修卫生间防水怎么做?11-15
谒后语 大全有哪些(50条歇后语)11-15
逆矩阵怎么求最简单的方法(逆矩阵的计算与证明解读)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