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的意思和含义(什么是flow(心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31 10:42:08    

flow,心流,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提出,即个体完全沉浸与体验本身,专注于所做的事情是处于的心理状态。像艺术家进行创作,普通人进行烹饪,阅读甚至在公园打球时,通常几个小时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这些,都是心流体验。

在心流状态中,我们享受这巅峰的体验,同时也做出巅峰的表现。其重要意义在于,无论我们在心流状态下做什么,读书,写作,学习或者工作,我们都处于最佳的状态,能够更高效的成长,同时获得自信强大的感觉,这份感觉能反哺自身,让我们有更多更好的表现。

如何获得心流体验

根据契克森米哈伊的解释,拥有清晰的目标是心流体验的前提。只有全心全力投入到实现目标中去,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时,才能获得心流体验。一般人们认为必须承受100%的压力才能发挥出100%的潜能,实际上并非如此,心流体验是处于过易与过难之间是才能体会到的状态。在这个区间内,我们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同时享受过程中的快乐。因此,想达到心流状态,任务的难易程度必须适中。

心流模型

如上图所示,如果任务难度过大而技能不足,即压力过大时,我们会感到焦虑,相反,如果能力高超而任务难度太低时,我们会感到无聊,或者我们可以使用下面这种更为准确的模型

更准确的心流模型

总而言之,只有难度和技能相匹配时,心流体验才有可能出现,而第二种模型认为,挑战和技能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不是只要相匹配就可以。

为何你感受不到心流体验

很多人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不是感到焦虑就是感到乏味,对比上面提出的模型我们很容易发现问题。学生的问题在于大部分情况下,老师并不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分别给予适当的课业,因此必然有人觉得压力过大,而有人会觉得比较简单。工作也是一样,工作压力过大会让人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而缺乏挑战的工作会让人厌倦。这几种情况人们都没办法获得心流体验,尤其压力过大的情况会让人无法享受到心流带来的高效而陷入恶性循环。

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就必须寻求自身的改变。比如给自己增加额外的练习任务或工作来让自己快速进步,该换其他的工作以脱离压力过大的环境。

大部分工作都可以感受到心流体验

人们很容易认为如果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比如作家,雕塑家,舞蹈老师等,会更容易获得心流体验,而为了生存而工作的“社畜”们则很难达到。事实并非如此。大家都不喜欢工作,这种厌恶根深蒂固。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没有工作,也没有任何对未来的打算,生活就是吃喝玩乐,但是当他们因为偷吃禁果被赶出伊甸园之后,其子孙后代都必须辛苦工作来养活自己,工作从此成了惩罚的标志之一,而人们会把天堂(一个完美的地方)形容成没有苦难,也没有工作的地方。

人类喜欢休闲多余工作,这是必然的,但是研究表明人们在工作中获得的心流体验比在休闲活动中要多,当然这有可能时因为人们工作的总时长更多,但是这个事实确实引人深思,我们是否对工作存在偏见?我们常常把努力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把休闲和快乐联系在一起。这本质上会将可能的积极体验负面化,也限制了我们的心流体验。

大部分的工作只要我们根据自身能力设置自身难度都可以得到心流体验,获得持续的进步。心流体验是可以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培养的,你只需要

  • 清晰的目标,让你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任务而不受外界干扰
  • 寻求难度适中的挑战,有意识地寻找难度适中的挑战,会让你更容易进入心流体验,同时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 平和的心态,焦躁的心情,过于功利的想法,都会让你没办法沉浸在眼前的事物中

加油

加油,希望你邂逅更好的自己。

人生不易,与君共勉

相关文章:

为什么米里面有虫(家里存储的粮食为什么会生虫?)04-01

为什么幸福树叶子下垂(幸福树总是掉叶子?)04-01

为什么很多人不买别墅(为啥越来越多人开始“逃离别墅”?)04-01

水表不用水为什么还转(家里不用水,水表也会转动?)04-01

为什么家里有很多苍蝇(卫生间为什么会飞出很多苍蝇?)04-01

冰箱冷藏室为什么结冰(“从风靡一时到无人问津”的直冷冰箱)03-31

天竺葵为什么不开花(天竺葵“喜光”还是“怕晒”)03-31

保鲜膜为什么不粘了(保鲜膜,你真的用对了吗?)03-31